您好,欢迎访问沈阳启航家教网!请【登录】 【免费注册】 【找回密码】 付款方式 加盟

沈阳家教网: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


来源:沈阳启航家教 日期:2020/2/20
     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始建于1954年,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。学校坐落于皇姑区长江街北段,占地面积80000余平方米,建筑面积42700平方米,绿化面积10000多平方米,现有教学班64个。2003年,学校步入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。近年来,学校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,按照立足新起点,谋求新发展,实现新跨越的要求,坚持以“继承、创新、发展、质量、品牌”为主题,以“学生思学、教师乐教、理性规范、人本和谐”为办学理念,以“自律•求真”为校训,以“让学生站在离成功最近的地方”为核心理念,以“提升质量、强化内涵、走特色化、多样化道路”为办学思路,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健康、尚学、大气,对国家、社会、人类有贡献的人。在“严格自律、永争第一”这一文化精神的引领下,发扬“一二〇”人务实、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自律自强的精神内涵,不断健全学校常规管理制度,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不断推进素质教育,努力创建一个师德高尚、教学科研领先、教育教学质量优良、和谐有序的示范性高中。
 
 
 
一、传承历史,塑造和谐的精神家园
 
    120中学的前身是辽宁大学附属中学。学校诞生于百废待兴的五十年代。可以说120中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奋斗史,学校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,从在皇姑只是一所二流高中,到发展为远近闻名的名校、热点学校,凝结了几代120人的心血。六十年来,尽管校园在变,人员在变,不变的却是学校文化。受大学的文化熏陶影响,学校从建校伊始就积淀了“自律•求真”的文化内涵。即便是风雨如磐的六、七十年代,前辈们也凭着对教育的执著和热爱守望一隅。随着教育春天的到来,“自律•求真”的精神得以复苏传承。
 
    如今这种文化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120人笃学向上、自律争先。八、九十年代,学校以“自律、求真”为基础,发扬 “严格自律、永争第一”的精神,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,学校各项工作都上了新的台阶,学校也跃升为皇姑区内好的高中,进入市区名校行列。
 
    进入二十一世纪,以“自律•求真”为依托,学校开始进入人本时代。以教师为本,以学生为本,成为学校的两条主线。特别是在以教师为本上,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。目前,“以学生为本”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,成为学校办学的准则。但我们也看到在铺天盖地“以学生为本”的理念下,我们更应思考如何实现“以学生为本”,靠谁实现“以学生为本”。试想,理论上再完美的教育改革方案也要教师的认同和积极参与才能实现。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,教师的思想影响着学生的思想,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人格,教师的喜怒哀乐会潜移默化地感染每一个学生。因此,我们反复强调的“以学生为本”归根到底要靠“以教师为本”来实现,以没有“以教师为本”,就不可能实现“学生为本”。因此,几届领导班子都能充分善待教师,尊重教师,依靠教师,发展教师。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,学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并成为教育思想的创新者、教育质量的领跑者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导航者,成为学生的成长乐土、教师的精神家园。
 
 
    
 
二、科学谋划,走内涵、特色、多样发展之路
 
  学校领导班子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,发挥区域优势,突破发展瓶颈,科学谋划,注重质量,提升内涵,多样发展。
 
1、校园环境的建设,是育人之基
 
   具有生命力的校园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,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,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的人才成长的作用。“一所学校的品位首先是一所校园品位,包括每一个细节、每一个建筑、每一处绿化都应该精雕细刻。”近年来,学校完成了校园整体改造,重修了塑胶操场,使校园实现绿化、美化、亮化,改善了学校的办学环境和育人环境。学校现拥有综合教学楼、高三教学楼、科技楼、信息中心、图书馆、理化生实验室、数学探究实验室、数学专用教室、音乐教室、美术教室、书法教室、舞蹈教室、古筝室、通用技术实验室、茶艺室、手工制作室、体育馆、塑胶操场、篮球场、足球场、乒乓球馆以及学生公寓和餐饮中心,形成了“六楼一馆”的校园格局。六楼一馆虽不同年代建造,颜色却和谐一致;虽高低错落,却浑然一体。 
 
2、教师队伍的培养,是教育之本
 
   教师的素质是教育质量的基础,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。120中学现有教职工294人,其中专任教师277人,教辅人员17人;任课教师中本科以上236人,硕士以上教师80人,占总数的28.8%;教师中具有中学二级职称的教师80人,占总数的29%;具有中学一级职称的108人,占总数的39%;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89人,占总数的32%;特级教师2人。这样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,仅靠上级的培训是不够的。多年来学校坚持“一体两翼”的师训模式。一体就是教师发展学校 ;两翼就是专家培训和自我研训。2006年,学校成立了现有建制内的教师发展学校,全面负责全校的教师培训。教师发展学校的宗旨是“立足校内,学练结合,分类指导,着眼提高”。每学年向教师推荐教育名著,如《教育的情趣与艺术》、《怎样听评课》、《做卓越的教师》等,并开展优秀读书心得交流。开展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竞赛活动,包括7校龄教师“未来名师”挑战赛活动,3校龄以下教师、第一年上高三的教师汇报课、达标课评比活动,各教研组丰富多彩、形式新颖的教研活动等。积极倡导校际互动和实行专家引领。学校先后邀请北师大、北京艺术教育委员会楚江亭、钱之亮、周荫昌等专家教授来校做专题讲座。还组织教师到山东兖州一中、西安高新一中、沈阳一中、昌乐二中、昌乐一中、抚顺二中、锦州中学、本溪高中、丹东二中等名校考察。这些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,使教师从各个层面了解了课改的意义、课程设置、学分管理、模块结构、教学评价、学生评价等内容,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意识、课程意识、学生意识、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,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、驾驭教法的能力、汲取新知识的能力,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。 
 
3、坚持德育为首位,是教育之根
 
   十年树木固其根,百年树人德为先。有研究者将人分成三种:遗传创造的自然人,环境创造的社会人,教育创造的理想的人。120中学作为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,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未来可能是国家人才,也可能是国际人才;可能是普通的城市建设者,也可能是全球化知识精英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,我们培养的学生个个都是人才,他们不仅仅爱学习,会学习,更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,忠诚,爱国,有历史责任感和为他人服务的信念。早在1985年,我校被国家“八部一委”定为辽宁省首批学生军训和国防教育试点单位。以此为契机,我校设立了武装部,校长亲自主抓,并配备了专职武装部长。从此,国防教育开始在学校生根发芽,开花结果。到今年已整整坚持近20年,几乎年年获得辽宁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,现在已成为学校最亮的特色。学校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,将国防教育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,在学校教育中融入军事教育的形式和内容。入学伊始有正规的军事训练,重要节日和重大国际事件中有军事教育,每个学年有田径军事运动会,日常出操有军事养成。平时学生着军装,唱军歌,过军营生活,学军事知识,练军事本领。这种常规教育与国防教育的有机结合,使120中学的学生在经历了高中三年的教育后,政治合格、军事意识过硬、学习和工作作风优良、组织纪律严明,为其成长为一个忠诚爱国的公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 
 
    
 
4、课堂教学的实施,是教育之情
 
   2006年辽宁省普通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,几年来,120中学结合学校实际,学生实际,学习新课改,践行新课改。第一阶段:
 
2006-2009年,稳妥规范,有序务实,学习借鉴先进经验,形成学校新课程改革方案。第二阶段:2010年至今,缓步推进,坚持调整。以有效教学为重心,探索低耗时高效率的课堂模式。2010年提倡“以生为本,打造高效课堂”;2011年以“学案教学”推进学校课改进程;2012年确定以“导学下的小组学习”为主体,多种教学模式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模式。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,教材为主源,导学为主线。强调情境的创设、兴趣的激发、师生的互动、课堂的反馈。课堂环节要紧凑高效,总结要高度浓缩,作业要精选精练。同时,让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传递对学生的关注、鼓励、暗示、欣赏等情感,这样可以使学生减轻压力,增加克服学业困难的信心。有情感的教育才是爱的教育,也是学生学业成功的基础。 
 
5、课程的开发利用,是教育之魂
 
   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产品,教育的任何改革,如果不是基于课程改革,都会变成空中楼阁。因此,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样的课程,挖掘多样的教育资源,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时刻,显得十分重要。一方面,国家提供的课程还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课程的需求;另一方面,多样的课程会扩大学生的视野,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,同时也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。近年来,学校从课程建设入手,以“教育无小事,处处是课程”为指导思想,挖掘多样的教育资源,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样的课程。校本课程更是呈现出“纵横交错,双轨并行”的模式。纵:以教学为基础,旨在学科素养的普及与学科能力的提升。横:以活动为中心,旨在生活的拓展与视野的拓宽。比如:拓展类课程我校已坚持多年,每年提供100门课程供学生选择,高一高二学生打破班级界限,走班上课。比较有影响力的选修课如《茶艺文化》《简易木器制作》《卢浮宫与紫禁城》《中国画赏析》《英语口语交际》《红楼小讲》《宇宙与人类》等近50门课程受到学生普遍欢迎。2006年9月学校成为沈阳市首家将环保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的学校,率先在高一、高二年级开设环保教育专题课,并自主编写了《环境教育校本教材(试行本)》,该教材设计新颖,涵盖全面,紧紧围绕大气环境、水体环境、土壤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、公众参与、环境质量评价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展开,既有我省及沈阳市的环境现状,又阐述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、危害及解决措施。环保教育进课堂和自主开发环保教材在全国中学中也尚属首例。沈阳市多家新闻媒体对我校课程开发的成果进行了报道。此外,我校现已编写的校本教材还包括:体育、信息技术、音乐、美术、心理、劳动技术等。 
 
6、办学中彰显特色,是教育之急
 
   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》明确指出“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”,“特色学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”。学校选定数理特色作为带动学校整体特色发展的突破口,并将数理特色学校的发展方向定位为“使学校成为数理见长、通文达理、理性规范、格物穷理的数理特色学校”。建立全省第一家面积约160平方米的数学探究实验室,以手持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,提升想象空间,打造数字数学;建成4个数学学科教室,营造浓浓的数学氛围;改造科技楼,增强科技氛围;开辟数理广场,午休、课间网络随手可及;建成数理文化元素墙,感受数字的奇妙;建成数理名家、数理名言为内容的楼梯文化,感受大师就在身边,名言就在耳边,拾阶而上就是沿着大师之路攀登;建成大师墙、学子墙,喻意“今天的大师,曾经的学子;今天的学子,未来的大师”。建成视频录播、直播系统,不断向数字化校园迈进。学生根据中考数学、理综合的成绩以及个人的兴趣特长、未来的理想志愿等方面自主申报数学学科类别,学校按照学生志愿打乱行政班,重新编设兴趣数理班、工科、文史等各类数学班,走班上课,满足学生不同层次、不同兴趣的多元需求。
 
 
三、彰显成果,力求打造世纪品牌
 
 
 
   多年来,学校取得了喜人的成果:
 
   120中学的成果可以概括为:“三优”铸“一校”。
 
   1、优秀的班子造就了优秀的团队。建校以来,学校的历届领导班子在实际工作中都能够树立甘为人梯、乐于奉献,成为师生表率的风尚,并做到学习领先、开拓领先、奉献领先、业务领先。在这样作风踏实的干部队伍的带领下,120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:武月英、孔桂琴成为特级教师,高惠林、宋振田、马明阳、段晋明成为沈阳市名师,赵立强、孙丹等成为皇姑区首席教师。
每学期学校都有近20多位教师在各级公开课比赛中获奖,百余人次参与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并获奖。
 
   2、优秀的团队铸就了优异的成绩。多年来,学校高考成绩连年攀升。2004年学校高考600分以上人数超过沈阳市第二中学;2007、2008、2009、2010连续四年的高考成绩居沈阳市同类示范性高中之首,先后有臧思文、严正达等3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,经昊达等3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;2011年王天舒同学以681分的成绩超过省实验中学理科最高分,被香港中文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;2012年文科成绩有了质的飞跃,一本上线率达到80%,比2011年增长16.2个百分点。2013年报考总人数647人(在市内同类学校中报考人数最多),一本上线人数达到505人,占报考总数的78.05%。    2012年学校在辽宁省首批示范高中复检中高分通过评估验收。2013年在沈阳市普通高中评估中,120中学荣获全部四个单项奖,即毕业生学业成就增值奖、规范办学行为奖、学业水平测试奖、学生健康体质奖,同时获得年度综合评优奖(只有120中与30中学获此荣誉),是市内五区唯一获此荣誉的高中。2013年年底,学校顺利通过沈阳市特色普通高中实验学校评估验收,成为沈阳市特色高中。
 
   3、多年的努力汇成一项项殊荣成绩
 
   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、全国体卫工作先进单位、省依法治校示范校、省绿色学校、省中小学国防教育先进学校、省教育收费工作模范学校、省中小学图书馆示范校、市花园式单位、市德育示范校、市对外开放窗口学校……
 
    60年的办学历史凸显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,在文明与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氛围中,在人与自然相互衬映的校园环境里,“一二〇”人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念、勇于争先的胆识、开拓创新的锐气、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效务实的作风,在“提升质量、强化内涵、走精细化、特色化、多样化道路”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前行!

编辑者:沈阳家教沈阳家教网)